阳泉鼻对实业有限公司

歡迎光臨茂名國旅,請登錄免費注冊

網(wǎng)站訂單查詢電話:0668-2867288

自然地理

2011-10-13   來源:茂名國旅   評論:(0) 字號:T | T

茂南地貌概況

早古生代(距今400百萬年前),茂南屬華南邊緣南邊緣槽的一部分,沉積形成了巨厚的泥砂質(zhì)復(fù)理式地層。早古生代末朝地殼強烈運動,全區(qū)巖層發(fā)生褶皺并隆起成山,奠定了今日茂南地貌的基礎(chǔ)。雄踞茂南東北、海拔高達941米的浮山嶺就是在那時形成的。

晚古生代開始延至中生代中朝(130百萬---400百萬年前),茂南一直是“華夏古陸”的組成部分。經(jīng)過漫長的風化剝蝕時期之后,古老的茂南山地已被逐漸夷平。

中生代晚期(70百萬---130百萬年前)早世,茂南---吳川地區(qū)受斷裂作用,地殼下陷,成為山間盤地。源自周圍山區(qū)的山洪和河水攜帶來大量的砂石,推積在低洼之處。晚世,茂南西部的地裂進一步發(fā)展,大量巖漿自地殼內(nèi)部猛烈噴發(fā)出來,形成公館至錫塘間的一系列火山地貌。

新生代早第三紀(20百萬---65百萬年前),茂南地殼趨于穩(wěn)定下降。早期河流發(fā)育,但由于氣干燥,植物稀少,沉積物都是紅色的。這些紅色巖層后來構(gòu)成分布于茂南南部如銅鼓嶺、雙山、官渡、文沖口等處的高地。新生代早第三紀(始新世至漸新世)開始,茂南北部積水為湖沼。當時氣候溫暖潮濕,植物和水生動物繁衍,生成豐富的油頁巖和煤等有機礦產(chǎn)。

到晚第三紀(2百萬---26百萬年前)晚期,湖水消退,在金塘至山閣一帶形成河流沖積平原。

第四紀(2百萬年前至今)以來,地殼以上升為主,風化剝蝕作用活躍,茂南與周圍地區(qū)的地勢差異逐漸減少?,F(xiàn)在,茂名盆地的地貌輪廓已不明顯。茂南現(xiàn)代地貌主要屬沖積平原與低平臺地,其中尚散步有個別殘丘。在地勢相對高差上,80%的地區(qū)在6米以內(nèi),最高海拔也僅為152米(錫塘嶺)。梅江(上游分開為小東江和白沙河兩條支流)由北至南流經(jīng)境內(nèi),其東南方還有一條袂花江,它們最后都在今吳川市匯入鑒江。

 上一頁  1  2 共2頁

用戶評論

我來說兩句已有0條評論,點擊全部查看
驗證碼
凤庆县| 二手房| 武威市| 仙居县| 永和县| 历史| 色达县| 兴化市| 台安县| 甘谷县| 双桥区| 新巴尔虎右旗| 龙州县| 布拖县| 周至县| 恩平市| 梅河口市| 巴里| 察雅县| 和林格尔县| 铁岭市| 仙桃市| 陇川县| 新疆| 安平县| 洪洞县| 高密市| 金山区| 安化县| 崇阳县| 定边县| 肥东县| 肇庆市| 周宁县| 河东区| 彭州市| 湄潭县| 绵竹市| 泰宁县| 金塔县| 白沙|